纸面上的建国并不能填饱加沙人民的肚子,但法国总统却站在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历史性诉求的最前沿。
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·马克龙上周突然宣布法国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,这一举动最初看起来像是一次失败的赌博。
美国和以色列对此猛烈抨击,法国国内的反应也如预期那样在党派之间出现分裂。
然而仅仅一周后,情况已发生明显转变。英国和加拿大已跟随法国的步伐,尽管提出了一些附加条件;德国也正逐步收紧其一贯坚定的对以色列支持立场,要求以色列在缓解加沙人道灾难方面做出更多努力。
对身处饥荒边缘的加沙民众而言,这种承认的转变或许无济于事,但可以明确的是,马克龙确实走在了西欧推动这一历史性诉求的前列。
“这无疑是法国的时刻,”总部位于巴黎的全球公共事务公司MGH Partners负责人哈姆扎·赫拉维(Hamza Hraoui)表示,“这是法国外交的一次得分。”
事实上,马克龙数月以来一直在释放信号,表明法国有意成为首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七国集团(G7)成员国。他在今年4月曾表示将朝着承认巴勒斯坦建国方向推进,但也附带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条件,包括中东多个国家需先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。
马克龙原本希望通过法国与沙特阿拉伯共同组织的一场联合国会议,作为实现联合承认的平台。然而,随着哈马斯与以色列停火协议的终止,该计划也随之瓦解。原定于6月召开的会议最终因以色列空袭伊朗而被推迟。
尽管如此,马克龙在4月于埃及一家医院会见加沙伤患后,仍坚定决心采取行动。据法国前地中海事务大使卡里姆·阿梅拉尔(Karim Amellal)透露:
“他一直在谈论这件事……和每一个人讨论,甚至在访问东南亚的行程中也在谈。”
眼见联合国会议无法推动进程,马克龙转而拉拢七国集团国家及欧洲伙伴,以重拾主动权。他的盘算是:如果多个国家联手支持——尤其包括法国这个核大国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——那么以色列将不得不认真对待。
尽管他一直试图与盟友协调立场,但他最终宣布的时机和方式仍令人意外。一位接近马克龙的法国官员透露,在正式宣布之前,一切其实都尚未完全敲定,是马克龙“冒险”做出的决定。
而这次冒险似乎得到了回报。
“一开始他就预判英国会朝相同方向走,”一位不具名的前英国外交官表示。
果然,英国首相基尔·斯塔默本周二宣布,若以色列政府未在加沙危机上采取“实质性举措”,英国将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。次日,加拿大总理马克·卡尼表示,只要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兑现承诺、在明年举行大选,并确保哈马斯不能参与,加拿大也将作出相应承认。
德国外交部长约翰·瓦德福尔随后在周四发表声明称,通往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及实现“两国方案”的进程“必须现在开始”。
这一承认潮也在布鲁塞尔引发共鸣,但欧盟至今未就任何惩戒以色列的措施达成一致,包括暂停与以色列的科研合作计划。
最终,这一系列承认能否带来真正成果,关键仍在于美国这个以色列最亲密盟友的态度。
美国总统虽然对欧洲的外交努力不以为然,但他对以色列总理本杰明·内塔尼亚胡在加沙战争中的做法似乎也开始失去耐心。
“就连特朗普都在说:‘你不能对饥荒装作看不见’,”赫拉维评论道。
“在欧洲,没人有真正的行动能力,”阿梅拉尔说,“但这是目前唯一真正运作的地区性势头。”
©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© 遵循 CC BY-NC 4.0,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:www.001france.com 法国中文网
推荐浏览
CopyRight 2025 | www.001france.com